免责声明
我这一系列文的章不适合以下人士阅读:
1. 墙内被洗了脑的民族主义者、仇日、反西方文明的份子。
2. 缺乏独立思考、理性分析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以上的其中一种或两者皆是,请马上直接跳过,不要阅读这篇文章,以免自己的血压标升,青筋暴现。
![]() |
電影《一代宗師》 |
電影《一代宗師》有這麼一段讀白,「習武之人要經歷三個階段,見自己、見天地、見眾生。」
「見自己」
用簡單的話就是說在「見自己」的階段要有自知之明,懂得自我檢討,有每日三省吾身那種精神,知道自己的缺點和長處。 見自己,才能真正做自己,將優點和天賦發揮出來。
「見天地」
到了「見天地」的階段,就是有點像佛教中的從小乘到大乘的提升,從見自己到見天地,把自己的小我境界,提高到天地的大我境界。 見天地,知進退,胸懷豪邁,頂天立地。 同時也要做到教化和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和普羅大眾分享,有范仲淹那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情懷。
「見眾生 」
到了這個階段,已是時光荏苒,歲月流逝,千帆過盡,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閱歷。內斂鋒芒,懂得卑微,柔軟身段甚至根植到土地裡。 散發出來的氣場是謙卑和淡然。
旅遊也有這種類似的三重體驗,有見自己、見天地、見眾生分三個層次。
![]() |
著名的築地市場食肆 - 寿司大 |
見自己 - 我第一次旅遊日本是剛踏入社會不久,自己還停留在口腔期和物質的階段,來到日本的各大城市,基本上就是到處吃喝玩樂,看到新奇的東西就買、買、買。在東京、大阪、京都、奈良等到處都是的古蹟文物的城市也只是走馬看花随便看看,拍些到此一遊的照片。當時的我不懂得欣賞日本文化中的恬靜、和諧、含蓄、內斂的美。
見天地 - 再次舊地重遊日本的時候,已是在社會打滾一些歲月了,也開始滋生了一點小資產階級情調,開始留意名勝古跡的歷史由來和淵源故事,在古跡地點能看到的簡介文字記載都會停下來仔細閱讀起來。拍攝也不是到此一遊式的打卡,而是開始講究起來,從構圖、光與影的對比、顏色的運用也慢慢掌握和熟練。選擇去日本旅遊也刻意就季節的不同而挑選不同的地方。
![]() |
大阪城天守阁 |
見眾生 - 最近又双叒叕舊地重遊日本,心中那份熟悉的悸動如潮水般湧來。如今重遊日本,腳步沉穩許多了,步伐也放慢了。我不再只爲景色駐足,而是在每一個細節中尋找那些未曾察覺的溫柔。
我曾漫無目的地穿行在日本的著名景點名勝古跡,眼中只有古老建築的形態,卻忽略了它們蘊含的歷史與故事。如今,當我輕撫着古老神社寺廟的木柱,感受到時光在其上雕刻的痕跡時,彷彿能聽見那些無聲的歲月在訴說。重遊日本,不僅是對風景的重溫,更是對心靈的再度審視。簡單的小店、匆忙的街頭、神社中的靜謐,每一個人、每一個場景,都像是樂曲中的音符,串聯起我與這片土地的回憶和情感。
![]() |
日本國寶級建築平等院 |
漫步在日本古城里大小不同的神社中,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木香,伴隨著夏日的微風,讓我彷彿回到那段靜謐而美好的時光。這些都是熟悉的感覺,一種彷彿久別重逢的溫暖。雖然是炎炎夏日,早已不再是樱花盛開的季節,但站在清水寺的一角,迎面微風拂面,我輕輕閉上眼睛,那一刻,像電影蒙太奇般,彷彿霎時回到很多年前在樱花綻放的春季探訪清水寺,回憶着空氣中帶著一絲櫻花的淡香。我仿佛能聽見,過去那些細碎的笑聲與話語依舊在寺廟的每一處迴盪。
「初聞不識曲中意,再聽已是曲中人 」
清水寺傍那棵古老的櫻花樹依舊挺立,樹下的我,心境卻大不相同。依稀記得第一次站在這裏,我驚豔於櫻花盛開的絢爛,彷彿只要定格於此刻,便能永遠享有這種美。然而,今日再見,我卻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惆悵和溫柔。那些曾以爲永恆的美好,如同櫻花般短暫而珍貴,但正是這短暫,才讓每一片花瓣都充滿意義。那些初見時覺得簡單的事物,如今早已刻入我的記憶深處。
在通往清水寺的石板路,兩傍有着各式各樣的小店。那些熟悉的石板路依然靜靜躺著,陽光透過古老的屋簷灑在地上,微光閃爍。其中一家小店是賣綠茶的。每次來清水寺,總會見到小店的老闆娘,親自站在門口,捧着一盤放滿清涼绿茶的小杯,免費供路過的行人隨心拿去解渴。
這次重來清水寺,街邊很多小店早已不是當年去的模樣,但那位慈祥的老闆娘,依舊站坐在她那間小店門前,仍然是捧着一盤清涼的绿茶。她眼角的皺紋比記憶中多了幾分,但她的笑容,仍如從前般溫暖,像是將歲月的流逝柔化成了茶香裡的一縷暖意。
![]() |
春季的清水寺 |
日本,對我來說,不僅僅是那片風景如畫的土地,更是無數這樣微小而溫暖的片段,隨著我的回憶閃閃發光。那些美好的事物或許很簡單,但它們存在於日常,存在於那些不經意的時刻,卻總能在不經意之間觸動心絃。
重遊日本,像是與一位舊友相聚。不用太多言語,心意卻早已相通。我懷念的不僅僅是風景,而是那種沉浸在其中、被這片土地輕輕擁抱的感覺,那是一種在忙碌世界中難得的平靜與幸福。
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,心情複雜,彷彿隔着一層薄霧,朦朧而熟悉。初次來時,我眼裏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,像一名初入樂章的聽者,驚歎於每一個音符的美妙,卻未能真正理解旋律背後的情感。那時的我,只看到了京都古老寺廟的肅穆、富士山壯麗的輪廓、和煦的櫻花雨。我貪戀這片土地的美麗,卻未曾明白其中的深情。
人生經歷過磨練和時間的洗滌,使我明白正是這些日常的細碎瞬間,才真正構成了生活中最美好的旋律。回想當年在春季櫻花盛開的季節,淋浴在春風吹拂片片飄下的樱花,就像是一個個音符,夾雜着神社許𢥧泉的滴水聲,編織成一首悅耳動人的樂章。此時此刻,心中蕩漾中一種「初聞不識曲中意,再聽已是曲中人」的心情。初聞時,我未懂得,時間的流逝會爲每一個瞬間增添深情;再聽時,才明白,人生每一段旅程,都是生命中的一首歌。
穿和服的中國遊客
這時耳邊傳來一陣木屐輕輕碰觸石板路的聲音,把我從感性的思考中喚醒過來。這些微小的聲音,像是歲月刻在記憶深處的印記,溫柔而細膩。我別過頭望向木屐發聲的方向,只見幾個花樣年華的少女,穿着各式漂亮的日本傳統和服,腳踏着木屐,邊談邊笑的從小巷里走出來。
在日本旅遊,你偶爾會發現穿著日本和服的女生,可是在旅游景區身穿這些衣服逛街的基本上都不是日本女人,當然除了一些表演者以外。這些身穿日本和服的女生當中不少還是用普通話互相交談的,原來她們都是來自中國的遊客。這使我想起大概一年前在杭州的一個中國少女,因為身穿日本和服在公園拍攝,而被人投訴和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带离。或者她們不便在自己的祖國穿上這種日本民族服裝。因為在那個神奇的土地,什麼都是以政治目光審視普通百姓的言行舉止,動輒就以民族大義來道德審判你。
![]() |
在日本穿和服的中國少女 |
近年中國民間也推行「漢服」運動,殊不知,穿漢服也一定要配合環境。如果身處一個霧霾空气污染的都市,四周是赤膊在搬磚的體力勞動者、或者是戴太陽眼镜穿深色西装的大款;又或者在足浴、按摩、修甲店、冒牌手袋店等的商店附近穿梭,一身的「漢服」再花哨,也跟背景相冲。除了環境要配套之外, 也要看穿漢服的人本身的修养,如果是隨地吐痰,或者隨意隨地就作「亞洲蹲」的,如果是這樣的話,不如不穿「漢服」,改穿T恤和牛仔裤好。内涵都没有了,再追求包装,一定徒劳。
一個穿漢服的中國少女在「亞洲蹲」 |
其實中國民間大可推行五十年前的一套國服,在當時的社會,曾經一度盛行,中國城市的婦女都差不多都曾經穿着過,在那些火紅年代,堪稱真正的國服。這套女性服裝是由第一愛人同志江青親自設計和推廣的,所以也被稱之為「江青服」。江青身體力行,她自己本人無論在接見外國元首、貴賓或到民間視察,各大小會議都是穿這套衣服的。
![]() |
江青服 |
這套「江青服」在中國社會和近代史曾有這麼一個重要的地位,現在又流行復古風,大可以再次推廣。既然那些在中國境內身穿日本和服的中國女孩,都竟然被警方以「寻衅滋事」罪带走,官方大可以考慮再加以行政手段,讓這些中國少女穿上江青服,將功贖罪,到各個學校,以身作則去宣傳愛黨愛國教育,樹立正氣榜樣,以免民間滋生一種「崇洋媚日」的歪風。
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