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良的興福寺 中國在唐代出現了第一個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之後,無獨有偶,差不多在同一時期,日本也出了一位女天皇,元明天皇。這個日本女天皇雖然在位僅僅8年,但推行了一些影響很深遠的政策,例如元明天皇把日本的首都遷到現在的奈良市,從此拉開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「奈良時代」序幕。 免责声明 我这一系列文章不适合以下人士阅读: 1. 墙内被洗了脑的民族主义者、仇日、反西方文明的份子。 2. 缺乏独立思考、理性分析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。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以上的其中一种或两者皆是,请马上直接跳过,不要阅读这篇文章,以免自己的血压标升,青筋暴现。 日本全國地名一律使用漢字 日本元明天皇遷都奈良之後,繼續實行了很多穩定政治、注力發展經濟、繁榮文化的措施。元明天皇另外一個影響至今的政策,就是下令日本全國地名一律使用漢字。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,但各位讀者不妨換位試想一下,就像如果中國的所有地名一律只使用英文一樣不可思議。 元明天皇 下令 日 本全國地名一律使用漢字 日本書寫文字有很多就是漢字借來直接用,並且保留了很多古典漢字的用法。例如「駅」,就是站。這個「駅」字,在中國都幾乎絕跡的字,但卻常常見於日本。我在日本逗留期間,乘坐列車到各地觀光,沿途最喜歡就是留意日本車站的名字,因為日本各火車線上的站名很浪漫和充滿詩意,例如:姫路、美瑛町、寶塚、草津、桃谷、香芝、稻荷、鶴居、桃山、戀之窪、戀山形、戀之濱、幸福。 日本各火車線上的站名很浪漫和充滿詩意 奈良就是昔日的古平城京所在地,以隋唐時期的長安城與洛陽城爲藍本建造的。所以文化界有這麼一種非常「漢奸」的說法,想乘坐「時光機」回到過去看大唐時代的建築,就一定要去日本的奈良。奈良法隆寺擁有現存世界最大木構建築羣,東大寺則是現存世界最大木構建築。小小的一個奈良市縣,竟然擁有日本17%的文化古蹟,數量僅次於京都府,所以也號稱「日本的精神故鄉」。所以又要再一次多謝美帝,接納梁思成的建議,沒有選擇在奈良投下原子彈, 為世界文明留下唐代建築的歷史文物。 中國唐代建築在日本 奈良 唐招提寺 到奈良觀光,就不得不前往參觀唐招提寺。唐招提寺是唐朝高僧鑑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親自參與建成的。鑒真和尚成功傳播了大唐的佛教文化和藝術形式,在日本開創了佛教律宗,也留下了不少唐代的建築物。寺院裏有一件...